close

我最愛看四百接力比賽,因為那風馳的速度,以及那順暢的交接棒,一氣呵成,好美的競技。我也愛跑四百接力,非正規而有搶跑道安排的那種。因為我通常就是負責搶跑道的棒次,利用過彎道的時間,享受離心力,享受超越的樂趣。

長大後,沒有機會也沒那份能耐再跑接力賽了,速度的快感,只能在駕車時稍稍回味。所以,狀況容許之下,我會以較快的速度過彎,再抓住出彎的瞬間,大腳油門,那時從方向盤傳出的感覺,經由雙手到達側彎的身軀,才真覺得是駕車,而非只覺坐在一個會往前行的器械之上。貼背的感受,自然是最直接的速度感,不過要有這樣的機會,需要多方條件的配合。眼前,我只能想像。

在公路上是很現實的,馬力足,性能好的車,就是能在車陣之間穿梭。我自己也是經歷了幾種車款,不得不承認這個現實。但是,上述的關係還是會走向一條飽和曲線。因為當公路上的車流量達某一定程度時,車子馬力再足,性能再佳,所再能發揮的功效就有限了。此時,人成為dominating factor。駕車者的經驗,判斷,會決定車輛在車陣中的位置。

(未免做過多不良示範,蜻蜓點水一番,意會即可。)

談了年輕的無聊事以及公路上的不良示範,主要還是想談自己雖屬奇想,但可能稍具正面價值的聯想。

我就想到了在職場不也如此。人離開了校園進入職場,像是一輛車下了裝配線開上公路。初時,人如車一般,各有其特有的性能,很不公平但很現實地,有人就是能在一開始就佔到較為領先的位置。然而,再經過職場的歷練和自我的訓練,像是車輛的引擎再經調教,懸吊與制動更為精進。於是,距離拉近了,甚至領先位置互換了。但是,慢慢地會發現,最終大家在知識或是歷練上,其實不會有太大的差異,即便是有,在擁擠的職場中,也未必有太多展現的機會,所以,也許互有先後,但總在左右之間的距離。

最後,敏感度加上膽識,執行力加上速度,才是關鍵時刻勝出的憑藉。就像在壅塞的車陣中,從前後車與其他車道的相對速度,找到雖屬驚險但是可以安全切入的時機,瞬間的判斷,果決地切換。一旦佔了先機,快速變換檔位,大腳油們,別浪費任何一匹馬力,拉開距離。

好了,我已經開完一口好車,也當完了一口明星上班族。告退了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lyihighoversky 的頭像
    flyihighoversky

    flyihighoversky

    flyihighover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